手球(体育类竞技运动)_百度百科
在他/她掷出球门球后,不可以在球触及其他球员之前在球门区外再次触球。 当球停留在球门区内或正向比赛场区滚动时,他/她亦不可以用脚或膝关节以下的部位触球[11]。 手球规则允许球员用手(张开或并拢)、臂、头、躯干、大腿和膝部去掷球、接球、停球、推球或击球;但不可以用脚或膝关节以下的部位触球[10]。 曾經接觸過手球的朋友都知道,基本上, 手球就好似籃球加足球的混合物 。
其他场上球员可于双方球门区外自由走动,而守门员除不可在对方球门区外走动外,场上所有地方都可以进入。 尼尔森在1906年制定手球规则,并在北欧各国推展此项运动[2]。 裁判负责维持比赛秩序,从球员进入比赛场地起开始监管他们的行为;裁判亦负责在赛前对场地、球门、用球、双方球员的装著进行检查,还要检查替补席人数和确认双方球队的随队职员[19]。 手球规则允许守门员在球门区内防守时,运用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球;守门员在球门区内的一切持球活动,亦不受场上队员规则的限制。 守门员亦可在比赛期间不持球离开球门区,并在比赛场区参加比赛;离开球门区的守门员,须遵守场上一般球员的规则[11]。 执行七米球的进攻球员,须在场上裁判鸣哨三秒钟内将球射向球门。
當中最普遍的為正面傳球中的肩上傳球,及體側傳球。 能夠穩接來球後,講求團結合作的手球最常遇到、也最常犯錯的,就是傳球。 之所以說最容易有錯誤,是因為很多人會以為不過是普通拋個球,其實傳球姿勢足以影響接球或射門的成敗。 手球的用球必须为球状,由皮革或合成物料制成,表面不许发亮或呈光滑状。 每场比赛须设有最少有两个球备用;备用球必须放在记录台随时准备更换。
掷界外球球员的一只脚必须踏在边线上,直到抛出皮球为止;掷球队员不可以将球放在地上,然后捡起。 此外,对方队员必须距离掷球队员最少三米[13]。 比赛开始时,每队上场球员不得少于五人;但比赛期间如有球员受伤或被逐,使某队在场上的球员减至五人以下,比赛仍可继续进行;只有裁判有权决定是否终止比赛[9]。
手球似籃球, 除了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家都用需要用手去打之外,另外亦因為在手球的發展過程中,有一些規則是由籃球的規則轉變而成的。 传球与接应:传球是手球比赛中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。 要学会正确地传球,包括胸前传球、头顶传球和地面传球。 同时,也要学会接应队友的传球,并适时地与队友配合。 如果第二个决胜期后仍为平局,将选定一方球门进行掷罚7米球,以决出胜方。